注册 站长登录 会员登录
返回首页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①在线洽谈 ②咨询电话:010-64429077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知识首页 >> >>

无法检测不等于无法监管 食品安全应紧抓

2011年7月6日 11:46:07 点击率[0] 【 我来说两句( 0)

核心提示: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近日完成了对各地的检查。据了解,我国目前2200种食品添加剂中,有检验标准的只占总数的近四成。这也就意味着,有六成食品添加剂无法检测。 客观上说,“无法检测”并非全是托词,一方面,新的食品犯罪难以预见,添加什么无法预料,被

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近日完成了对各地的检查。据了解,我国目前2200种食品添加剂中,有检验标准的只占总数的近四成。这也就意味着,有六成食品添加剂无法检测。

客观上说,“无法检测”并非全是托词,一方面,新的食品犯罪难以预见,添加什么无法预料,被动检测如大海捞针;另一方面,检测需要技术支持,需要时间,因此难免滞后。食品添加剂检测也是一个世界级难题,即便在科技发达国家,也常被类似问题困扰——美国干脆采取申请人自己提供检测方法的做法。问题是,“无法检测”不等于无法监管,如果说前者是技术问题,后者则更多是态度问题。

技术问题,可以用技术方案解决。组织科技攻关,尽量补全食品添加剂检测图谱,是最直接的办法。攻关是有难度,但干总比不干强,知难而退永远跟不上食品行业“潜规则”的滋生速度;独力无法完成,还可以“拿来主义”,拿其他国家成熟的检测方法为我所用;技术不能检出,无法评估风险的,不妨考虑“有罪推定”及“保守疗法”,一律限制甚至禁止使用。等到技术进步,证明无害之后再使用;对于时下的食品问题来说,有时根本不用检测,用目测就可以发现问题所在,譬如刚刚被媒体曝光的沈阳市一些店铺用“豆浆粉精”勾兑制造“豆浆”,还用得着拿高科技的仪器检测吗?

态度问题,则要微妙得多。监管者的态度决定监管效能,而影响监管者态度的因素构成又非常复杂,安全意识、部门利益、官僚主义、懒政惰政……就拿不久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面粉增白剂来说吧,这个添加剂被国外弃用多年,国内也纠结了相当长时间,直到去年,有关部门才明确表示禁用,还蹊跷地设了一个为期一年的“过渡期”,被公众质疑“吃完存货再禁用”。还有,每一次国外曝光某些食品存在安全问题,国内的职能部门总会出来“辟谣”,甚至表明国内没有问题,可以放心使用。如不久前瑞典检出某品牌奶粉重金属超标,国内某部门就曾表示,该类产品重金属含量并未超中国标准,可放心食用。

【已有 0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,点击评论
  • 返回首页
  • 返回上级
  • 收藏
  • 打印
  • 关闭

我要评论

* 为必填项 查看更多评论(0)
*
*
字数不超过250字。
看不清?点击刷新 *

请您注意:

  • 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
  • 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法律责任
  • ·本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删除其管辖留言内容
  • ·您在本网的留言,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
  • ·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
中国律师网 · 知识

频道精选

  • 高校移动一卡通
  • 实现打造数字
  • 路由器配置技巧
  • 产业领域的细分行业
  • 转证考核即将举行
  • 身份证智能验证仪巡逻
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 | 法律声明 | 行业联盟 | 招商加盟 | 免费声明 | 行业通服务 |